2025暑期“三下乡” | 四川师范大学遂宁校区“火塘彩韵”志愿队深入昭觉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

遂宁 更新于:2025-08-20 14:01
  • 仁木195

    凉山新青年

    有态度 有温度 有你有我

    7月25日至29日,四川师范大学遂宁校区“火塘彩韵”志愿队的14名青年学子,深入昭觉县开展“火塘彩韵 石榴籽情”主题实践活动。队员们走进新城镇南坪社区和补约乡,积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和乡村振兴工作,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火塘边的实践:民族团结一家亲

    7月25日,在南坪社区活动中心儿童托管班开班仪式上,实践活动正式启动。此次活动以红色教育为主题,志愿者与孩子们在烈士陵园献花致敬,志愿队队长以"火塘不灭"比喻信仰的延续;在脱贫攻坚故事会上,曾担任支尔莫乡党委书记、亲历“悬崖村”变迁的昭觉县林业局副局长阿皮几体分享脱贫攻坚的本质是让每位村民在时代大潮中站稳脚跟、共享发展成果,彻底摆脱贫困束缚;在民族团结音乐会上,彝族口弦演奏与《稻香》合唱交融,展现多元文化魅力。

    志愿者们历时三天完成"石榴抱籽"主题墙绘,老党员贾巴夫一借此讲述民族团结故事。趣味课堂中,孩子们通过"彝海结盟"情景剧学习历史,通过心理游戏认知情绪,在音乐美术课体验传统与现代艺术的碰撞。活动特别为20多名留守儿童录制亲情视频,用彝汉双语向远方父母传递思念与成长点滴。

    火把节融真情:民俗体验深化情谊

    7月26日火把节期间,志愿者团队深度参与昭觉县庆祝活动。队员们身着统一服装加入游行队伍,与彝族群众热情互动,在观看"天菩萨"篮球赛时,补约乡虽败犹荣的拼搏精神令人动容。赛马场上骏马奔腾的壮观场景展现了民族豪情,夜晚篝火晚会中,志愿者们向彝族阿妈学习"达体舞",当队长蒋鑫与阿侯莫惹老人携手共舞时,老人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表达喜悦之情。熊熊火光中,各族群众手拉手围成大圈,如石榴籽般紧紧相依,共同庆祝这一传统节日。

    补约乡探振兴:行走乡间助力发展

    7月29日,志愿队受邀深入补约乡了解乡村振兴成果。在彝族阿妈阿果莫指导下,队员们学习制作传统荞饼,从和面到烘烤全程体验。"揉面要用心,火候要准"的叮嘱中,第一批荞饼出炉了,乡党委书记阿皮日各品尝后感慨:"味道如旧,生活更甜。"队员们还沿补约水库拍摄生态画卷,协助整理环境资料,为乡村旅游发展积累影像素材。小小荞饼与绿水青山,共同见证着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火塘彩韵"志愿队的昭觉之行,从南坪社区到火把节欢庆,再到补约乡调研,记录着青年学子深入基层的成长足迹。他们在红色教育中坚定信念,在民族交流中感受团结,在乡村振兴中体悟责任。这些实践如星火般微小却持续发光,与当地群众像石榴籽般紧密相连,共同描绘大凉山美好明天。虽然活动告一段落,但青年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真诚温暖乡亲的点点滴滴,已在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的实践中留下温暖的青春印记。

    来源 | 四川师范大学遂宁校区“火塘彩韵”志愿队

    本期编辑 | 左左

    一审一校 | 赖小小

    二审二校 | 沈莉

    三审三校 | 马吉石子

    微博 | @凉山共青团

    抖音号:991347269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