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新闻记者 刘虎
9月29日,遂宁市第六人民医院内气球高悬、彩带摇曳,国庆、中秋即将来临之际,一场以“我们在一起”为主题的康复游园活动温情启幕。11名精神康复员化身“摊主”忙碌在岗,在实践中锤炼能力;其余康复员、在院长者及家属齐聚一堂,在欢声笑语中共度美好时光,温馨氛围扑面而来。

本次活动创新采用“游戏—美食—文化—展示”四维融合模式,为参与者打造了轻松、安全、充满支持的互动空间,真正实现“在玩中学,在乐中练”的康复目标。现场最热闹的当属美食街与游戏区:“玉兔拔萝卜”考验手眼配合,“玉兔投壶”比拼精准度,“玉兔套圈圈”充满趣味惊喜,“中秋猜谜”则点燃思维火花——一系列精心设计、难度适中的“玉兔”主题游戏,不仅让大家在协作与鼓励中放松身心,更潜移默化地锻炼了社交沟通、感官认知与团队协作能力,有效缓解了佳节思家情绪。

活动中,11名特殊“摊主”成为全场焦点。他们均是在医院接受系统治疗与康复训练的精神康复员,此次上岗是职业康复训练的重要实践。康复员张某的故事尤为动人:他患精神分裂症10余年,曾因在家不遵医嘱服药,导致病情反复复发。入院后,在专业治疗与康复支持下,他的病情得到稳定控制,还通过协助管理病区、参与康复训练等,逐步提升沟通与事务处理能力,更能凭借日常劳动获得报酬。“感觉自己能做事了,有价值了。”简单一句话,道出了康复带来的自信与对生活的希望。
据了解,精神疾病属于需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与高血压、糖尿病类似,治疗周期长。部分患者因不按时服药、抗拒治疗,易导致病情反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困扰。这类需长期住院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被医院亲切地称为“康复员”。
“此次游园会不仅是佳节欢聚,更是康复员们的‘社会实践课’。”遂宁市第六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生动诠释了精神康复领域“平等、参与、融合”的核心理念,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社会各界看到:精神障碍康复员同样拥有享受多彩生活、参与社会活动、实现自我价值的权利与潜能。(受访者供图)
举报
